新聞中心 News
清明小長假市民熱衷本地游紅色游
發布人:長江日報瀏覽次數:800發布時間:2022-04-06字號:

4月5日,在武漢園博園,花朝節依舊在進行。在園內,杭州園、南昌園、寧波園等均有當季花卉如繡球花開放,引來眾多穿著漢服的游客打卡拍照。在武漢植物園、東湖牡丹園、木蘭云霧山等地,杜鵑、牡丹等接連盛開。清明小長假期間,趁著天氣晴好,許多市民紛紛走出家門感知春天。賞花踏青、露營休閑成為游客最愛,“生態+旅游”成為游客出行首選;文化旅游活動也備受市民游客青睞。

 

木蘭天池,年輕游客搭天幕露營拍美照

春暖花開迎客來,鄉村旅游受熱捧

春到武漢,百花齊放,姹紫嫣紅,人們踏青賞花,盡情享受著“新花城”的詩意春景。各景區景點組織推出了內容豐富、形式多樣的文化旅游產品,在山野之間來一場山水賞花游成為假日旅游主旋律。“太美了,今天一大早就從漢口起床往云霧山趕,就是為了一睹杜鵑花海的風采。”家住大智路的王女士說。木蘭云霧山景區隨著杜鵑花開放,成為清明小長假最火爆的景點之一,十里花海沿途都是拍照的游客。在木蘭天池景區,春風吹過,櫻花舞動似響起的風鈴聲,游客們的手機里留下一張張清新浪漫的賞花照。在木蘭花鄉景區,許多游客趕來觀賞景區最后花期的郁金香,假期第一天入園人數就突破了8000人次。

在九真山風景區,第三屆白茶節也拉開了帷幕,游客們置身景區茶園化身一日茶農,近距離感受采茶、炒茶的樂趣,品茶之余還可以穿上一身漢服,在傳統節氣里留下茶田春好圖。邁步九真山上,桃花、紫荊花、海棠花是景區的三大賞花美景,花海之中,一只只梅花鹿和游人相伴而行,喂食與互動的體驗為大家的賞花之行平添了許多樂趣。“這里美景甚好!花兒都開得正盛,我們一路登高徒步欣賞春色,享受美好四月天。”帶著家人來登山踏青的萬先生說。

鄉村旅游受到歡迎、入住特色民宿或酒店、在美麗鄉村中放松身心,都是游客喜愛的內容。3日和4日,長江日報記者在攜程等多個OTA平臺搜索發現,位于木蘭草原、木蘭天池、木蘭花鄉、花博匯、江夏小朱灣等地的多家特色民宿都處于售罄的狀態。攜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謝曉青認為,鄉村旅游的內核是休閑旅游,這一旅行方式追尋放松、愉悅、體驗型的生活方式,也更加貼近大自然。鄉村經濟的大幅升溫,帶動了鄉野美宿、露營、戶外等產業的興起,也將進一步帶動城市近郊區域旅游的可持續發展。

持續刷屏朋友圈,城市露營掀風潮

“感覺清明小長假期間,朋友圈里的人都在露營、燒烤。”5日上午,桂先生打開微信瀏覽時說。天氣回暖春正好,清明小長假三天,城市露營掀風潮。

5日上午10時, 在嚴西湖沿湖一帶的草地上,帳篷、天幕陸續搭了起來。光谷希爾頓酒店的后花園正在嚴西湖旁,王先生搭起天幕、擺出桌椅、野餐墊。大人們拿出茶水、撲克牌,坐在折疊椅上閑聊放松玩耍,孩子們則在一旁踢球、騎自行車。5日中午,在武漢府河郊野公園,上百個帳篷在草地間搭起,頗為壯觀。來自后湖的鄧先生說,他小長假第一天就帶著孩子和家人,在這里搭帳篷、燒烤、野餐;趁著清明小長假,他又帶著孩子來了,“藍天白云下,曬太陽、呼吸自然空氣,感覺好很多。”

清明假期,長江日報記者走訪各景區、星級酒店、郊野公園發現,以本地游、近郊游為主打的城市露營受到歡迎,現場市民不扎堆不聚集,除了自行購置露營設備、在戶外與親友露營野餐外,還探索出戶外燒烤、運動、露天電影等“精致露營”新玩法。

文旅融合,文化體驗活動備受青睞

清明假期,在江岸區吉慶街,非遺手工藝花車集市熱鬧非凡,泥塑、面塑、吹糖、糖畫等非遺項目吸引游客駐足體驗。盤龍城遺址博物院舉辦“色如天相 器傳千秋——中國古代綠松石器展”,迎來眾多文博愛好者。

為傳承清明節傳統文化,弘揚愛國主義精神,武漢文化和旅游部門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,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群眾文化線上線下活動,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需求。武漢市直文藝院團開展線上直播活動,在線觀眾達60余萬人次。武漢博物館開展“杏花春雨季 共話清明俗”等云課程活動,弘揚傳承中華傳統文化。武漢市江漢區任本榮漢繡精品展持續開放,并在江漢非遺視頻號展播特色非遺項目“江漢非遺開講啦”之傳統手工拼布。武漢市群眾藝術館舉辦了“喜迎二十大 華彩大武漢”——武漢市歷屆“黃鶴群星獎”獲獎攝影作品云上展覽。

国产视频在线观看,av高清国产资源,日本精品视频在线播,三级片免费观看视频